南投縣仁愛鄉 | 翠巒文化健康站 | 感謝善心人士 善心捐贈AED
2025-08-21 11:20:24
南投縣仁愛鄉翠巒文化健康站
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,全境地處中央山脈之上,境內地勢高峻陡峭,觀光事業發達。
居民以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為主,翠巒文化健康站,讓仁愛鄉建構完成原住民長者照顧網路,使原鄉地區的照顧體系更符合部落老人照護需求,以達到在地終老的理念。
一位不具名的捐贈者因參與相關急救研習,對AED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,進而上網搜尋到本協會的AED捐贈資訊。在了解社會對急救設備的需求後,捐贈者決定盡己所能捐贈AED,期望為提升公共安全盡一份心力。
捐贈者表示:「希望在自身能力所及的範圍內,盡力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,幫助需要的人。」
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,全境地處中央山脈之上,境內地勢高峻陡峭,觀光事業發達。
居民以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為主,翠巒文化健康站,讓仁愛鄉建構完成原住民長者照顧網路,使原鄉地區的照顧體系更符合部落老人照護需求,以達到在地終老的理念。
一位不具名的捐贈者因參與相關急救研習,對AED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,進而上網搜尋到本協會的AED捐贈資訊。在了解社會對急救設備的需求後,捐贈者決定盡己所能捐贈AED,期望為提升公共安全盡一份心力。
捐贈者表示:「希望在自身能力所及的範圍內,盡力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,幫助需要的人。」


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伊達邵文化健康站 | 感謝 倪絃邦、崔若畇、倪宥蓁、倪芷茵一家人 | 邵族部落 | 魚池鄉日月村
2025-08-14 15:28:51
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的伊達邵部落(Ita thao / Barawbaw,邵語)是日月潭地區的重要原住民文化園區,也是邵族主要的聚落之一。
伊達邵部落文化健康站以服務部落長者為核心,提供日間照顧、健康促進、生活關懷等多元化服務,致力於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福祉。透過規劃各式活動與課程,促進長者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。
在站務管理方面,健康站負責行政與財務事務的規劃與執行,並配合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地方政府推動相關政策與宣導,確保服務品質與資源運用的效率與透明度。
文化面向上,健康站亦肩負邵族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。透過族語教學、傳統技藝、飲食文化等活動,強化長者的文化認同,並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學習,將珍貴的族群智慧延續下去。
此外,健康站積極配合長照2.0政策,提供原住民族長者所需的長期照顧服務,包括交通接送、個別關懷、資源轉介等,並與社區、部落資源連結,打造一個整合照顧與文化的支持系統。
綜合而言,伊達邵部落文化健康站是一個結合長者照顧、行政管理、文化推廣與社區合作的重要平台,致力於建立一個溫暖、有尊嚴且具文化特色的長者生活空間。
伊達邵部落文化健康站以服務部落長者為核心,提供日間照顧、健康促進、生活關懷等多元化服務,致力於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福祉。透過規劃各式活動與課程,促進長者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。
在站務管理方面,健康站負責行政與財務事務的規劃與執行,並配合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地方政府推動相關政策與宣導,確保服務品質與資源運用的效率與透明度。
文化面向上,健康站亦肩負邵族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。透過族語教學、傳統技藝、飲食文化等活動,強化長者的文化認同,並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學習,將珍貴的族群智慧延續下去。
此外,健康站積極配合長照2.0政策,提供原住民族長者所需的長期照顧服務,包括交通接送、個別關懷、資源轉介等,並與社區、部落資源連結,打造一個整合照顧與文化的支持系統。
綜合而言,伊達邵部落文化健康站是一個結合長者照顧、行政管理、文化推廣與社區合作的重要平台,致力於建立一個溫暖、有尊嚴且具文化特色的長者生活空間。

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 | 感謝 慶揚國際物流 陳美岑 小姐 | Alang Ciyakang部落
2025-08-07 16:49:01
Alang Ciyakang(支亞干部落)是我們的名稱,意為凹進去的山谷,老人家說,從山上看部落的溪谷很高很深,就像深坑一樣。
支亞干部落另有一個舊名為Rangah Qhuni,意為打開的樹洞,指支亞干溪從上游的幽閉曲折,到了下游突然開闊平坦,就像一顆大樹茂密的長出樹葉,也像一個洞穴突然被打開,陽光照射進來的樣子。
西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1992年,近年來著重青年參與,並以培力青年認識及深根部落為重要工作目標,組織幹部年輕化是本協會一大優勢。105年將部落立體地圖製作及傳統領域調查為重點工作,嘗試建立以本會作為中壯年與青年合作參與平台,往後透過地圖延伸音樂會、路跑、手作市集等相關工作。107年起訂立三個組織工作方向:建立在地史觀、推動文化照顧、發展傳統技藝文化。
支亞干部落另有一個舊名為Rangah Qhuni,意為打開的樹洞,指支亞干溪從上游的幽閉曲折,到了下游突然開闊平坦,就像一顆大樹茂密的長出樹葉,也像一個洞穴突然被打開,陽光照射進來的樣子。
西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1992年,近年來著重青年參與,並以培力青年認識及深根部落為重要工作目標,組織幹部年輕化是本協會一大優勢。105年將部落立體地圖製作及傳統領域調查為重點工作,嘗試建立以本會作為中壯年與青年合作參與平台,往後透過地圖延伸音樂會、路跑、手作市集等相關工作。107年起訂立三個組織工作方向:建立在地史觀、推動文化照顧、發展傳統技藝文化。

苗栗縣泰安鄉大安文化健康站 | 感謝 謝采玉 善心捐贈 | 努乎路瑪長老教會 | 泰安部落
2025-08-07 15:48:08
泰安鄉舊稱「大安」,係由於該鄉為大安溪的發源地。1954年,取其諧音及「國泰民安」之意,改稱「泰安鄉」。
泰安鄉溫泉資源豐盛 ,素有「泰安溫泉鄉」雅號,這裡有一群熱情的泰雅族原住民,來到這除了可以享受溫泉的舒適,更可以深入了解原民文化的薰陶泰安部落,歡迎您的來訪 !
捐贈者-謝采玉小姐,自媒體新聞上得知了捐贈AED這樣的美事,於是上網尋找相關資訊,進而找到協會來媒合捐贈AED。
謝小姐說:
當我知道AED可以在心臟突然有狀況時馬上給予急救,我就希望自己可以出一份力。
會比較希望在醫療資源比較有限的地區,希望當地人可以因為有心臟急救器,而比較安心,畢竟心臟的突發狀況是分秒必爭。
泰安鄉溫泉資源豐盛 ,素有「泰安溫泉鄉」雅號,這裡有一群熱情的泰雅族原住民,來到這除了可以享受溫泉的舒適,更可以深入了解原民文化的薰陶泰安部落,歡迎您的來訪 !
捐贈者-謝采玉小姐,自媒體新聞上得知了捐贈AED這樣的美事,於是上網尋找相關資訊,進而找到協會來媒合捐贈AED。
謝小姐說:
當我知道AED可以在心臟突然有狀況時馬上給予急救,我就希望自己可以出一份力。
會比較希望在醫療資源比較有限的地區,希望當地人可以因為有心臟急救器,而比較安心,畢竟心臟的突發狀況是分秒必爭。


台中市和平文化健康站 | 感謝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捐贈 | 泰雅族部落
2025-08-05 17:13:38
「台中市和平區文化健康站」受贈一組AED,設置在台中市和平區文化健康站,為文化健康站的長者及附近的居民守護心跳的保障,日後由和平文化健康站負責管理,讓AED能永續發揮最大效益。
台中市和平文化健康站這裡有一群熱情的泰雅族居民,在地靠山臨水,風景優美,這裡有甜美豐富的水果高接梨 . 甜柿,天然資源豐富,長者和藹可親,歡迎您的參訪 !
台中市和平文化健康站這裡有一群熱情的泰雅族居民,在地靠山臨水,風景優美,這裡有甜美豐富的水果高接梨 . 甜柿,天然資源豐富,長者和藹可親,歡迎您的參訪 !

花蓮縣富里鄉基拉歌賽文化健康站 | 感謝 蔡毅萱、蔡天祥、劉惠美 善心捐贈 | 阿美族部落 | Cirakesay部落
2025-08-05 10:58:31
Cirakesay部落,漢語稱做基拉歌賽部落,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,部落名稱源自於阿美語的Lakes(意為樟樹),Cilakesai意思是「有樟樹的地方」,因此地於日治時期被設置為樟樹保護林區,而有此地名。部落族群以阿美族為主,基拉歌賽部落東面萬人山,於阿眉溪下游,鄰近秀姑巒溪畔的沖積扇廣闊而肥沃,又有豐富的水利資源。

臺東縣達仁鄉新化村 | 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| 排灣族部落 | 新化村辦公處
2025-08-05 09:55:09
「臺東縣達仁鄉新化村」受贈一組AED,設置在達仁鄉新化村辦公處,為新化村民及來訪的旅客們守護心跳,日後由新化村辦公處負責管理,讓AED能永續發揮最大效益,
村落位址在海拔 400 公尺至 800 公尺之間,達仁鄉位居臺東縣南端,前望太平洋 、 背靠大漢山、西南鄰近獅子鄉、北臨大武鄉及太麻里鄉,而新化村為唯一傳統排灣族群聚部落 。
這裡有一群熱情的原住民,在地風景優美,群山環繞,還有冰河時期活化石神木群油衫步道,歡迎您來體驗大自然及原住民文化之美!
村落位址在海拔 400 公尺至 800 公尺之間,達仁鄉位居臺東縣南端,前望太平洋 、 背靠大漢山、西南鄰近獅子鄉、北臨大武鄉及太麻里鄉,而新化村為唯一傳統排灣族群聚部落 。
這裡有一群熱情的原住民,在地風景優美,群山環繞,還有冰河時期活化石神木群油衫步道,歡迎您來體驗大自然及原住民文化之美!

花蓮縣瑞穗鄉|拉吉禾干文化健康站|感謝 王智玄、黃毓秀、謝宜樺、 傅家光、栢蘭英、陳政傑、 柯昀毅、李彥璉、葉瓊琪 共同善心捐贈
2025-05-02 16:56:11
Lacihakan部落,漢語稱做拉基禾幹部落,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,居民以阿美族居多。
拉基禾幹部落為位在富興社區南緣溪畔的聚落,因盛產杜虹(Chhak)樹木而得此名,此樹是花東縱谷平原常見的原生灌木。
此地原屬拉加善的耕地,清朝時期,漢人湧入才逐漸有人居住於此。
日治時期,位在壽豐鄉溪口社2戶遷入,屬南勢阿美族。
之後有來自壽豐溪口、模魯棧、八里灣、阿多瀾、拉加善等地的阿美族遷居於此,其中以Pa’ilasen氏族人口最多。
此資料參考《國家文化記憶庫2.0》。
拉基禾幹部落為位在富興社區南緣溪畔的聚落,因盛產杜虹(Chhak)樹木而得此名,此樹是花東縱谷平原常見的原生灌木。
此地原屬拉加善的耕地,清朝時期,漢人湧入才逐漸有人居住於此。
日治時期,位在壽豐鄉溪口社2戶遷入,屬南勢阿美族。
之後有來自壽豐溪口、模魯棧、八里灣、阿多瀾、拉加善等地的阿美族遷居於此,其中以Pa’ilasen氏族人口最多。
此資料參考《國家文化記憶庫2.0》。

新竹縣尖石鄉公所 | 泰崗文化健康站 | 石磊文化健康站 | 煤源文化健康站 | 嘉樂文化健康站 | 新光文化健康站
2025-03-04 10:07:06
這是一個因緣際會的捐贈小故事哦!
有天協會LINE收到一位小姐的來訊,表達想捐贈AED,並且不指定受贈單位,讓協會媒合就可以,還特別要求不具名。
於是協會助理就準備了一組AED捐贈資料給善心小姐確認,並且詢問是否可以善心人士表示此台AED是因捐贈而來的,善心小姐說要跟朋友確認一下。
當時協會聯絡了新竹尖石鄉泰崗文化健康站的聯絡人-邱先生,在電話中得知邱先生所屬尖石鄉公所,負責了五個文化健康站,分別是泰崗、煤源、嘉樂、石磊、新光文健站,而這五個站均還沒有AED,位置都是相當偏遠,其中新光文健站已經接近司馬庫斯了,很期望都能等待受贈AED的機會。
協會在電話中能感受到邱先生對於文健站的用心,之後將這五個文健站的資料進行登錄,還在想著希望以後能媒合到受贈AED,而且我們相信鄉公所能更好的管理AED。
善心小姐此時陸續回傳匯款資料後,協會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是與朋友們一起捐贈了「五組AED」!
天啊!您們說,是不是就這麼巧呢?是不是太令人感動了!
善心小姐是因朋友介紹得知捐贈AED訊息的,因上班不方便接聽電話,這當中都只是在LINE中與我們做溝通,對協會相當信任。
於是善心人士的五組AED就來到了尖石鄉的五個文健站,由尖石鄉公所這邊進行受贈,再分發到五個文健站,當日也邀請各站的照服員一同來進行CPR+AED急救教育訓練,讓AED在各站能夠發揮更大的幫助。
我們都希望不會用到AED,但更期望在生命救援時刻,AED都可以成為救命神器,救回每一個寶貴的生命!
真的非常感謝三位善心人士的捐贈,讓地處偏遠的尖石鄉文健站長者與部落居民們都能有AED的守護。
有天協會LINE收到一位小姐的來訊,表達想捐贈AED,並且不指定受贈單位,讓協會媒合就可以,還特別要求不具名。
於是協會助理就準備了一組AED捐贈資料給善心小姐確認,並且詢問是否可以善心人士表示此台AED是因捐贈而來的,善心小姐說要跟朋友確認一下。
當時協會聯絡了新竹尖石鄉泰崗文化健康站的聯絡人-邱先生,在電話中得知邱先生所屬尖石鄉公所,負責了五個文化健康站,分別是泰崗、煤源、嘉樂、石磊、新光文健站,而這五個站均還沒有AED,位置都是相當偏遠,其中新光文健站已經接近司馬庫斯了,很期望都能等待受贈AED的機會。
協會在電話中能感受到邱先生對於文健站的用心,之後將這五個文健站的資料進行登錄,還在想著希望以後能媒合到受贈AED,而且我們相信鄉公所能更好的管理AED。
善心小姐此時陸續回傳匯款資料後,協會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是與朋友們一起捐贈了「五組AED」!
天啊!您們說,是不是就這麼巧呢?是不是太令人感動了!
善心小姐是因朋友介紹得知捐贈AED訊息的,因上班不方便接聽電話,這當中都只是在LINE中與我們做溝通,對協會相當信任。
於是善心人士的五組AED就來到了尖石鄉的五個文健站,由尖石鄉公所這邊進行受贈,再分發到五個文健站,當日也邀請各站的照服員一同來進行CPR+AED急救教育訓練,讓AED在各站能夠發揮更大的幫助。
我們都希望不會用到AED,但更期望在生命救援時刻,AED都可以成為救命神器,救回每一個寶貴的生命!
真的非常感謝三位善心人士的捐贈,讓地處偏遠的尖石鄉文健站長者與部落居民們都能有AED的守護。

臺東縣長濱鄉南溪文化健康站 | 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| 南溪部落 | 原住民 布農族 阿美族
2025-02-04 17:44:23
有在關注協會的大家應該對本次捐贈單位不陌生哦!
「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」對於公益捐贈活動不遺餘力,善心老闆娘Penny只要聽說哪裡迫切需要捐贈AED就全力支持,而且跟許多捐贈者一樣默默在背後為這個社會付出愛心呢!
南溪文化健康站在滿早之前就預定好捐贈AED日期了,但是都很巧的遇上2次颱風,往東部的路況不佳,故而延期了幾個月。
聯絡 人-林小姐積極與我們保持聯繫,安排捐贈AED日期,期間能感受到林小姐非常愛護站內的長者,期望能有AED守護大家,最終在三方努力之下,我們將AED送達南溪文化健康站了,真的超感動的!
南溪部落位於長濱鄉的山區、海岸山脈中,分別居住著阿美族、布農族、閩南及客家等族群,以阿美族人居多。
因山谷地形與鄰近的樟原村與水母丁溪為分界,北屬樟原村,南為三間村,而南溪地名則為「溪以南之地」而來。水母丁溪兩支流流經南溪一帶匯聚,造成當地地勢平坦形成聚落,西元1953年,原本居住在花蓮縣中平的郡社群Istanda氏族與Husang、I-bi以及卓溪鄉丹社群等氏族陸續遷居,而後太平的巒社群亦遷往至此地。戰後,國民政府將散居於北溪的布農族人聚集成為部落,但部分家族遷移至南溪,居於北溪的家族為了做禮拜與孩童就學方便又紛紛遷移至此。
「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」對於公益捐贈活動不遺餘力,善心老闆娘Penny只要聽說哪裡迫切需要捐贈AED就全力支持,而且跟許多捐贈者一樣默默在背後為這個社會付出愛心呢!
南溪文化健康站在滿早之前就預定好捐贈AED日期了,但是都很巧的遇上2次颱風,往東部的路況不佳,故而延期了幾個月。
聯絡 人-林小姐積極與我們保持聯繫,安排捐贈AED日期,期間能感受到林小姐非常愛護站內的長者,期望能有AED守護大家,最終在三方努力之下,我們將AED送達南溪文化健康站了,真的超感動的!
南溪部落位於長濱鄉的山區、海岸山脈中,分別居住著阿美族、布農族、閩南及客家等族群,以阿美族人居多。
因山谷地形與鄰近的樟原村與水母丁溪為分界,北屬樟原村,南為三間村,而南溪地名則為「溪以南之地」而來。水母丁溪兩支流流經南溪一帶匯聚,造成當地地勢平坦形成聚落,西元1953年,原本居住在花蓮縣中平的郡社群Istanda氏族與Husang、I-bi以及卓溪鄉丹社群等氏族陸續遷居,而後太平的巒社群亦遷往至此地。戰後,國民政府將散居於北溪的布農族人聚集成為部落,但部分家族遷移至南溪,居於北溪的家族為了做禮拜與孩童就學方便又紛紛遷移至此。

花蓮縣吉安鄉Cikasuan文化健康站 | 花蓮縣原住民族婦女關懷協會 | 感謝 張惠婷(Fay)再次善心捐贈 | 七腳川部落/太昌原住民多功能活動中心
2025-01-13 17:22:46
同時也是「社團法人花蓮縣原住民族婦女關懷協會」
這是一個為部落發聲和服務的社團,大家則是為了相同的理念而集結力量的夥伴和菁英幹部;
社團任務如下:
一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。
二、辦理原住民族婦女相關增能研習,以提升原住民族婦女在職場上的競爭力。
三、極力爭取公部門相關專業,以造就本會會員就業機會。
四、關心原住民族婦女創業情形,給予相關協助。
五、關懷弱勢家庭及獨居老人,讓愛傳揚。
這裡是七腳川部落,有一段悲狀的原住民歷史事件,大家可以在網路探討一下歷史故事喲!
這是一個為部落發聲和服務的社團,大家則是為了相同的理念而集結力量的夥伴和菁英幹部;
社團任務如下:
一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。
二、辦理原住民族婦女相關增能研習,以提升原住民族婦女在職場上的競爭力。
三、極力爭取公部門相關專業,以造就本會會員就業機會。
四、關心原住民族婦女創業情形,給予相關協助。
五、關懷弱勢家庭及獨居老人,讓愛傳揚。
這裡是七腳川部落,有一段悲狀的原住民歷史事件,大家可以在網路探討一下歷史故事喲!


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文化健康站 | 感謝 斗六門當歸鴨 劉語絜小姐 & 何睿霖 先生 善心捐贈AED | 部落春 | 原住民 排灣族
2025-01-07 14:22:55
位在台中南屯區巷弄內,由私人民宅改造而成的永春文健站又稱部落春,是以定居台中南區、南屯區及烏日區的排灣族族人為主要服務對象,也是附近長者白天的生活中心。


新竹縣尖石鄉梅花部落文化健康站 | 感謝 張文達 先生、林富美 女士、張玉玲 小姐 一家人共同善心捐贈 | 梅花部落 梅嘎蒗 | 原住民泰雅族
2025-01-06 18:18:52
梅花部落【梅嘎蒗】 以前這裡種植櫻花,據說日治時期天皇來此巡視,後來才改種梅花。
梅花村境內在清朝時期建有梅嘎蒗社,分成八個集團,屬於澤敖列加拉排群。
或是居住在義興村以南的溪谷,日子一久,自成一群,常自稱為梅嘎蒗群。
日治時期,日軍向李棟山進擊,梅嘎蒗社也參與攻擊,最後投降,日軍在現址設立駐在所,管理諸社。
光復之後,諸社經過異動而定居了下來,成為現在的梅花部落。 (資料來源: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)
感謝
張玉玲 小姐秉持著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朋友們
在錦屏文化健康站之後再次捐贈AED
這次和父親 張文達先生、母親 林富美女士 一家人 共同善心捐贈AED
讓原鄉部落居民們,都能有AED的守護喲!
梅花村境內在清朝時期建有梅嘎蒗社,分成八個集團,屬於澤敖列加拉排群。
或是居住在義興村以南的溪谷,日子一久,自成一群,常自稱為梅嘎蒗群。
日治時期,日軍向李棟山進擊,梅嘎蒗社也參與攻擊,最後投降,日軍在現址設立駐在所,管理諸社。
光復之後,諸社經過異動而定居了下來,成為現在的梅花部落。 (資料來源: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)
感謝
張玉玲 小姐秉持著希望能幫助到需要的朋友們
在錦屏文化健康站之後再次捐贈AED
這次和父親 張文達先生、母親 林富美女士 一家人 共同善心捐贈AED
讓原鄉部落居民們,都能有AED的守護喲!


嘉義縣阿里山鄉 | 新美文化健康站|感謝 韓國超人氣偶像團體 Super Junior 善心捐贈 | 新美部落 | 原住民鄒族
2024-09-26 15:12:39
新美,鄒語名為Niahosa,意指「古老部落」,地理位置自海拔300公尺的曾文溪起至約2000公尺高的幾阿左名山,
位於嘉129線上,在山美部落和茶山部落兩個重要的旅遊景點之間,森林生態豐富活潑,是一處絕佳的大自然森林教室。
新美部落是阿里山鄉的重要農業地帶,當地所栽種的苦茶樹所榨製的苦茶油,油質純正、品質優異!由於生產有限,往往一出廠即被識貨的遊客搶購一空
,因此社區也以此特色開發各種苦茶油商品,期望創造成為代表新美部落的特色產品。【參考資料:阿里山鄉公所】
位於嘉129線上,在山美部落和茶山部落兩個重要的旅遊景點之間,森林生態豐富活潑,是一處絕佳的大自然森林教室。
新美部落是阿里山鄉的重要農業地帶,當地所栽種的苦茶樹所榨製的苦茶油,油質純正、品質優異!由於生產有限,往往一出廠即被識貨的遊客搶購一空
,因此社區也以此特色開發各種苦茶油商品,期望創造成為代表新美部落的特色產品。【參考資料:阿里山鄉公所】


嘉義縣阿里山鄉 | 山美文化健康站|感謝 韓國超人氣偶像團體 Super Junior 善心捐贈 | 原住民鄒族 | 山美部落 | 達娜伊谷
2024-09-26 10:46:58
山美社區,居民大多為鄒族人。在民國70年初期,社區全體居民就自發性投入保育鯝魚的工作。山美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82年,根植於鄒族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生態復育逐漸獲得內外部組織的認同,自民國90年開始,由於達娜伊谷生態公園經營有成,社區福利設施完善,導致人口緩慢增加,社區經濟從原本的農業經濟逐漸轉變為觀光產業的部落經濟。【資料來源:嘉義縣文化觀光局】


南投縣仁愛鄉|春陽荷鴿文化健康站|感謝固緯電子台灣特販本部、DAQ-9600設計團隊與8位善心人士 共同捐贈
2024-08-27 11:57:25
春陽原名Gungu,因其地形彎曲,似動物尾部而得名;日據初期稱荷戈(Gungu),原為賽德克德奇塔雅族人的部落,霧社事件之後,因盛產櫻花,改名櫻社(Sakura),台灣光復後再度易名春陽。
民國廿年霧社事件爆發後,荷哥社人曾竭力對日作戰,全社二六九人歷經前後兩次事件,最後倖存僅卅四人,和其他部落倖存者一併被遣送到惠蓀林場北港溪下游的互助村。【資料來源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民國廿年霧社事件爆發後,荷哥社人曾竭力對日作戰,全社二六九人歷經前後兩次事件,最後倖存僅卅四人,和其他部落倖存者一併被遣送到惠蓀林場北港溪下游的互助村。【資料來源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
南投縣仁愛鄉|德克達雅文化健康站|感謝固緯電子台灣特販本部、DAQ-9600設計團隊與8位善心人士 共同捐贈
2024-08-19 11:45:53
清領時代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調查的文獻,將德克達雅的勢力領域範圍用地名記載為霧社群(南投)、木瓜群(花蓮)。
南投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仁愛鄉霧社與盧山間的濁水、眉溪流域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霧社事件,霧社以東者被迫遷至北港溪中游之清流、中原地區(今仁愛鄉互助村),原住眉溪東方深山者,遷居南山溪一帶之溪谷(今仁愛鄉南豐村境)。目前,族人以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、南豐、大同等村為主要居住地點。
花蓮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花蓮木瓜溪流域。清領時代末期受太魯閣族人勢力擴大影響,遷居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與萬榮鄉明利村兩地。戰後民國34年(1945)前後,又遷移至秀林鄉的佳民、富世村,部分往南遷居至萬榮鄉的見晴、萬榮村。【資料來源:原住民族委員會】
南投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仁愛鄉霧社與盧山間的濁水、眉溪流域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霧社事件,霧社以東者被迫遷至北港溪中游之清流、中原地區(今仁愛鄉互助村),原住眉溪東方深山者,遷居南山溪一帶之溪谷(今仁愛鄉南豐村境)。目前,族人以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、南豐、大同等村為主要居住地點。
花蓮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花蓮木瓜溪流域。清領時代末期受太魯閣族人勢力擴大影響,遷居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與萬榮鄉明利村兩地。戰後民國34年(1945)前後,又遷移至秀林鄉的佳民、富世村,部分往南遷居至萬榮鄉的見晴、萬榮村。【資料來源:原住民族委員會】


苗栗縣泰安鄉|天狗文化健康站|感謝 李安菀、黃于玲、黃致喬 善心捐贈
2024-08-16 11:32:07
苗栗縣泰安鄉共有梅園村、象鼻村、士林村三村,分別是馬那邦、蘇魯、象鼻、永安、大安、梅園、天狗等7個部落,被合稱為泰安鄉「南三村」,由於地處偏遠且道路狹窄,較難從苗栗直接進入,大多從台中東勢經摩天嶺後進入。三村是泰雅族人主要聚落,也是進入雪霸國家公園雪見地區之最重要門戶,由於雄踞大安溪上游深山,嚴峻地形阻隔讓族人能有效抗拒外來影響,從紋面到編織,保留許多泰雅族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。天狗部落的行政區隸屬於梅園村,其名相傳是早年族人遷徙到梅園村後改稱Aru-youher,意為「川中島」,原因是部落下方大安溪河床中矗立著一座宛如狗頭的巨大岩石,天狗之名也由此而來。此外,天狗部落也是苗栗最後一位紋面老人柯菊蘭的居住地。【資料來源:國家文化記憶庫】


桃園市復興區|哈嘎灣文化健康站 | 原住民泰雅族 | 真耶穌教會光華教會 | 感謝 賴欣怡小姐善心捐贈
2024-06-05 15:28:14
原稱奇沙瓦,意為暸望台。光復後此地改稱「光華社區」。
此地地名有兩個意思:一為櫓房;二為製作籐用品之初的步驟,泰雅語叫Hamkaw,在當地平台上,將籐剝開後,將內部多餘的部份削除掉。這動作叫Hamkaw,於當地用諧意稱Hakawan。
國民政府治理台灣後,將該部落地名改為光華社區,但是那地域的泰雅族老者至今仍沿用 Hakawan 的名字稱呼這地方。
【參考資料: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】
此地地名有兩個意思:一為櫓房;二為製作籐用品之初的步驟,泰雅語叫Hamkaw,在當地平台上,將籐剝開後,將內部多餘的部份削除掉。這動作叫Hamkaw,於當地用諧意稱Hakawan。
國民政府治理台灣後,將該部落地名改為光華社區,但是那地域的泰雅族老者至今仍沿用 Hakawan 的名字稱呼這地方。
【參考資料: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】


新竹縣五峰鄉|桃山部落文化健康站 | 桃山部落 | 泰雅族 | 賽夏族 | 感謝 李邱秋蓉、李慧廷善心捐贈
2024-06-04 15:16:45
桃山村的泰雅族人屬於石加路群。
位於清泉部落的北方,出桃山隧道之後不久就會抵達桃山部落。
日治時期,石加路社人被日軍討伐,遷居馬達拉溪中游,後日警以部落居於深山,管理不易,令頭目將社眾帶往山下,到今天的桃山派出所附近,另立一社,即為桃山。
五峰鄉位於雪山山脈的西緣,山巒起屹立雲宵,遠眺形如五指而得名,是一個以泰雅族、賽夏族與少數客家族群為主要居民的山地鄉,鄉境有面積廣闊的森林、滔滔不絕的溪流及清泉,風景秀麗,是自然風景保留完整又美麗的好地方。
鄉境山巒起伏線延,地勢概為山岳森林地帶,幾無平地,惟間有零星平坦農地,引用山澗溪水灌概開墾農田;鄉內東側有石加碌山、馬以哇來山、西側有大富山、鳥嘴山、鵝公、髻山等,而民有山矗立於中央,南面自 東至西標高有二千五百公尺,五峰鄉第一高峰,北端有尖筆山、五指山,鄉內地勢從海拔300公尺~2800公尺,境內野溪由鄉內石鹿與油羅山發源於桃山相匯 合貫通鄉內南北,再與花園溪流經上坪與竹東頭前溪合流,再經新竹舊港注入大海,五峰鄉在雪霸國家公園的大門口,來以溫泉鄉出 名,日據時代的「井上溫泉」,今名清泉風景特定區,曾是原住民兩族議和及埋石宣誓的地方。少帥張學良將軍來台後曾在此度過漫漫幽居歲月,如今以二十世紀 梨、奇異果、水蜜桃;高冷蔬菜等盛產地聞名。
【參考資料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位於清泉部落的北方,出桃山隧道之後不久就會抵達桃山部落。
日治時期,石加路社人被日軍討伐,遷居馬達拉溪中游,後日警以部落居於深山,管理不易,令頭目將社眾帶往山下,到今天的桃山派出所附近,另立一社,即為桃山。
五峰鄉位於雪山山脈的西緣,山巒起屹立雲宵,遠眺形如五指而得名,是一個以泰雅族、賽夏族與少數客家族群為主要居民的山地鄉,鄉境有面積廣闊的森林、滔滔不絕的溪流及清泉,風景秀麗,是自然風景保留完整又美麗的好地方。
鄉境山巒起伏線延,地勢概為山岳森林地帶,幾無平地,惟間有零星平坦農地,引用山澗溪水灌概開墾農田;鄉內東側有石加碌山、馬以哇來山、西側有大富山、鳥嘴山、鵝公、髻山等,而民有山矗立於中央,南面自 東至西標高有二千五百公尺,五峰鄉第一高峰,北端有尖筆山、五指山,鄉內地勢從海拔300公尺~2800公尺,境內野溪由鄉內石鹿與油羅山發源於桃山相匯 合貫通鄉內南北,再與花園溪流經上坪與竹東頭前溪合流,再經新竹舊港注入大海,五峰鄉在雪霸國家公園的大門口,來以溫泉鄉出 名,日據時代的「井上溫泉」,今名清泉風景特定區,曾是原住民兩族議和及埋石宣誓的地方。少帥張學良將軍來台後曾在此度過漫漫幽居歲月,如今以二十世紀 梨、奇異果、水蜜桃;高冷蔬菜等盛產地聞名。
【參考資料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

台東縣關山鎮|德高文化健康站 | 關山德高部落 | 阿美族 | 感謝 榮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再次善心捐贈
2024-05-30 14:43:57
據傳在1870年代,有一中國來的商人到此地詢問地名,而社眾說去問頭目,阿美語叫頭目kakitaan。
因此商人稱此地為kakitaan社,後轉譯成takoban社。而takoban在阿美語是指集會所之意。
原居於恆春半島,大約在道光至同治年間(1821-1874)為尋找耕地,大規模向台東縱谷遷移,原居於紅石溪北方,今稱為關山鎮永豐的地方,後在1897年,與混居的卑南族,因為豬隻問題產生衝突,在警察的建議下,舉社遷往原居地東方五百公尺處定居。
在昭和10年(1935),因為新修築的花東公路與鐵路的經過社內,為了社眾安全,又在日本警察建議下,遷往更東方的新武呂溪未開墾溪埔地居住。到了戰後,由於新居地地勢較低,又因為民國35年(1946)的水患,族人又大舉西遷,本想回到原社地定居,但由於原社地已經易主,因此遷入原居地西北方名為東庄的地方,也就是現居地。
【資料參考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因此商人稱此地為kakitaan社,後轉譯成takoban社。而takoban在阿美語是指集會所之意。
原居於恆春半島,大約在道光至同治年間(1821-1874)為尋找耕地,大規模向台東縱谷遷移,原居於紅石溪北方,今稱為關山鎮永豐的地方,後在1897年,與混居的卑南族,因為豬隻問題產生衝突,在警察的建議下,舉社遷往原居地東方五百公尺處定居。
在昭和10年(1935),因為新修築的花東公路與鐵路的經過社內,為了社眾安全,又在日本警察建議下,遷往更東方的新武呂溪未開墾溪埔地居住。到了戰後,由於新居地地勢較低,又因為民國35年(1946)的水患,族人又大舉西遷,本想回到原社地定居,但由於原社地已經易主,因此遷入原居地西北方名為東庄的地方,也就是現居地。
【資料參考: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】
